“材料成本”有多重要,在施工项目中如何实施管理?
一、施工材料采购管理
1、确定采购计划
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信息,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
2、市场调研、合理选择
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
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
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
四是从建筑业界同行中了解,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
五是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并制定选择、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
3、材料价格的控制
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4、材料的进场检验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项目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
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采购产品在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等过程中,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避免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
二、施工材料现场管理
1、材料存放管理
建筑材料应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应避免潮湿、雨淋,防爆、防腐蚀;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水泥有标号高低之分,品种不一,各种水电配件品种繁多,所以各种材料应标识清楚,分类存放。
2、材料发放管理
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3、施工中的组织管理
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
(1)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做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的准备;
(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
(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
(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物资丢失;
(5)施工收尾阶段,组织多余料具退库,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三、实现施工材料精细化管理
1、实现两个“源头”的管理
把握好采购物资的源头,控制物资供应采购链的上游环节,牢牢把好物资价格、质量、数量、型号关,切实符合一线生产需求。
把握好材料消耗的终端环节,搞好现场管理,堵塞管理漏洞,杜绝材料铺张浪费现象。
2、实现过程控制
要避免物资流通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可采取设定目标,专人负责,分片包干,落实责任。材料配送到施工现场以后,最好能跟踪落实到各用料现场,各采掘头面,落实到各单位、接收人,实行鉴单验收制,加大配送过程管理力度。
工程物资云管理系统,是中建君联(广州)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核心品牌。工程物资云专注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物资材料管理业务,基于施工企业物资管理现状,通过物资在施工企业现场的业务发生关系帮助施工企业建立业务逻辑管理控制,增强业务管理点,实现业务数据连续、可控的需求场景,实现物资全程跟踪监控,让物资投入的实际业务实现信息化平台的无缝匹配管理,实现物资管理最优化。帮助企业实现物资高效供给、成本有效控制、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有序规范为核心目标。
工程物资云管理系统涵盖物资编码库、供应商管理、预算控制、招投标登记、需求计划、采购管理、合同管理、仓库管理、统计分析等核心业务功能。
工程物资云管理系统适用于建筑工程行业各大细分领域,包括土建工程、地基工程、安装工程、装修工程、园林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弱电工程、智能建筑工程、安防工程等不同类型项目的建筑工程领域。
工程物资云管理系统作为建筑行业SaaS服务领军企业,通过强大的软件技术基础,灵活的互联网架构支撑,终端设备的软硬件支持,面向施工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及信息化发展,帮助企业最大化享受信息化带来的变革优势,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平台,全方位提升企业物资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合作伙伴提供从咨询、培训到实施的全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