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物资云 以客户成功为核心目标
一、采购计划风险
重点关注采购计划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经济性,采购计划是否与项目进度高度契合,是否充分考虑了库存物资周转情况。
可采用的审计方法有:
1. 对采购计划进行完整性审查,采购品种、规格、型号、技术参数、质量要求等要素是否列示明晰,是否与采购申请单相匹配,是否报经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批。
2. 结合项目进度、里程碑计划安排,判断采购的电力物资数量、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功能等要素是否与之契合,是否存在因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导致物资供应不及时,质量不达标,影响项目进度的情况。
3. 对库存物资进行盘点,结合存货物资库龄、周转率等指标,判断库存物资是否存在积压、陈旧导致使用价值下降的风险,分析是否因采购计划编制不合理引起。
4. 结合项目进度、物资库存状况、物资配送时间等要求,判断计划采购数量是否经济,是否存在物资库存积压导致企业资金压力过大的问题。
5. 对已完工的项目,将工程结算报告中设备、材料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使用功能等与采购计划进行比对,如存在较大差异,应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及时发现采购环节漏洞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二、供货商选择风险
重点关注供应商资质评审标准,供应商评价机制运行情况以及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情况。
可采用的审计方法有:
1. 审阅供应商评审制度,对供应商评价机制进行评估。审阅归档的供应商资质、业绩证明、供应商评审记录等文件,评价采购部门供应商准入评审工作是否到位。
2. 检查供应商评价文件是否经过物资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是否对入选供应商资信及履约能力等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并对其资料进行及时更新,如需要重新审批的,审批程序是否执行到位。
3. 抽取供应商名录中的部分供应商,结合经营资质、产品质量、公司规模、社会信誉等因素,对其做出综合评价,并与企业对该供应商做出的评价进行比对,验证其供应商评审工作的客观性。
三、采购方式及供应商评选风险
1. 采购方式选择风险
重点关注采购方式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根据项目的特点以及对电力物资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可采用的审计方法有:
(1)对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电网公司招标管理办法,从采购规模、采购物资品类等方面筛选出应采用招标方式采购的电力物资批次,检查该批次物资是否采用招标方式进行采购,是否存在按规定应进行公开招标的电力物资,实际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替代的情况。
(2)对以非招标方式采购的电力物资,检查对应的非招标采购申请表中部门及分管领导审批记录是否完整;综合考虑采购的电力物资规格、技术参数、质量要求等因素,判断企业分别选用竞争性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等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性,是否存在随意选定非招标采购方式达到让指定供应商中标的情况。
(3)收集采购物资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将供应商报价与市场价格进行比较,判断企业选用的采购方式是否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成本。
2. 供应商评选风险
重点关注入围评标环节的供应商资质情况,评标过程公平、公正性以及成交金额的合理性。
可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1)查阅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检查其资质证书、业绩证明等条件是否符合招标书等文件的要求,是否存在降低标准入围的供应商。
(2)关注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构成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是否存在应回避而未回避的利害关系人。
(3)结合评标办法,复核各评标委员会成员打分情况,将评标委员会成员对同一投标人同一事项打分情况进行比对,是否存在个别成员打分异常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如存在,查明原因,并判断企业做出解释的合理性。
(4)检查最终选定的供应商是否为评标选出的第一候选人,如非第一候选人,判断企业给出的解释是否合理,相应审批程序是否执行到位。
(5)收集采购的电力物资市场价格信息,结合采购规模、运输成本等因素,将采购成交价格与市场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如差异较大,查明原因,并判断企业做出解释的合理性。